— 晨梦夕拾 —

《诗经》小课堂(只是一个试讲片段……)

顾清辞Kai:

关于《地平线下》和《情寄》的一个新坑,解读两部作品中引用的十几首《诗经》。《楼诚带你学诗经》栏目近期即将推出,超大投资,豪华制作,敬请期待~我的耐心非常脆弱,一集动漫都足以让我跳票。放个预告片出来,防止坑掉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沉迷楼诚的各位迷妹,应该都能把明楼念过的这首《无衣》背出来了吧?没背会的现在背也来得及~

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
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
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
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

今次,我们要说的是这首诗背后的一个小故事,以及《诗经》在当时的政治外交中的应用。

《诗经》诞生之后,被广泛应用于宴饮,外交等场合,形成了上层社会学诗的风气。使臣进行外交活动时,赋诗言志,既优雅又含蓄,不会有损自己和对方的面子。《左传》中引用《诗经》多达100余处,《无衣》就是其中之一。

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(申包胥)立,依于庭墙而哭,昼夜不尽声,勺饮不进口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。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

看过《北平无战事》的人,应该都记得里面顾贞观写给友人的一句词,“廿载包胥承一诺,盼乌头马角终相救”。这个包胥,是指楚国大臣申包胥。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,但提到他的友人伍子胥,就都耳熟能详了。

伍子胥的父兄忠而被杀,遂逃亡吴国,路过韶关一夜白头。多年以后,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打楚国,将楚王掘坟鞭尸,楚国危在旦夕。申包胥去秦国求救,站在秦廷外哭了七天七夜,终于打动秦哀公。秦哀公念了一首诗,申包胥拜谢。这首诗就是《无衣》。

申包胥是来搬救兵的,为什么对方一首诗就把他打发了呢?因为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秦王的态度,“王于兴师”,出兵帮助楚国。

《无衣》是一首战争诗,表现了秦国士兵同仇敌忾的勇武精神。民风如此彪悍,难怪秦国最后能一统天下。顺带说一句,“与子同袍”“与子同泽”衍生出一个成语,袍泽之谊,比如我们看《琅琊榜》的时候,就可以说林殊和卫峥是袍泽之谊。

再举一个进阶版的案例。

如果你穿越到春秋时期,成为鲁国大夫季文子的随从,那么你很有可能看到下面这样一个场景——

某年冬天,鲁文公访问晋国。晋国是当时的超级强国,武林霸主,人人都得跟他搞好关系。路过卫国的时候,卫国国君拜托鲁文公帮助调停晋国和卫国的矛盾。鲁文公搞完外交,回来的路上路过郑国,郑穆公请求他再跑一趟,调解一下外交关系。

宴会上,郑国大夫子家说:“鸿雁于飞,肃肃其羽。之子于征,劬劳于野。爰及矜人,哀此鳏寡。”

鲁国大夫季文子说: “四月维夏,六月徂暑。先祖匪人,胡宁忍予。”

子家说:“控于大邦,谁因谁极?大夫君子,无我有尤。百尔所思,不如我所之。”

季文子说:“彼尔维何?维常之华。彼路斯何?君子之车。戎车既驾,四牡业业。岂敢定居?一月三捷。”

郑穆公拜谢,鲁文公回礼,大家拍拍屁股,准备走人。

桥豆麻袋!他们到底说了些啥?!!这是国宴,又不是诗词朗诵大赛!

是不是满头问号,一脸懵逼?有一种江湖帮派说黑话的即视感,有木有?

这可不是我瞎掰哟,这段记载出自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:冬,公如晋朝,且寻盟。卫侯会公于沓,请平于晋。公还,郑伯会公于棐,亦请平于晋。公皆成之。郑伯与公宴于棐。子家赋《鸿雁》。季文子曰:“寡君未免于此。”文子赋《四月》。子家赋《载驰》之四章。文子赋《采薇》之四章。郑伯拜,公答拜。

现在知道《诗经》的重要性了吧。

所以孔子老师说,不学诗,无以言。学了《诗经》,派你出使别国却不能从容应对,学再多又有什么卵用?

想要知道上面的案例中他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吗?敬请参阅苏缨《人间词话精读》第26章,或者百度这几首诗的意思,自行探索。后面的正文中我会补上哒~

即便到了现代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引用《诗经》。比如说,王凯闭关拍戏去了,我的心情是“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”;看到出席活动的鲜凯,“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”;身边虽然美男众多,但却没有像王凯那样让我喜欢的,可以说“虽则如云,匪我思存”;想王凯想得心焦,但是乐在其中,可以说“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”……

TBC……

感谢阅读,我们正片再见。

评论
热度(20)